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在補習班成績明顯進步,就會產生錯覺:「既然補習有效,學校學不學好像沒那麼重要?」但事實上,小學 補習雖然能強化知識與技巧,但絕對不能取代學校教育,兩者各自扮演不同角色,缺一不可。
學校不只是教課知識的地方,更是孩子建立人際互動、團隊合作與基本紀律的重要場域。每天的課程安排與老師引導,有助於孩子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與時間觀念。若過度依賴小學 補習,忽略了在校表現與學習紀律,長期下來會影響孩子的自律與責任感。
小學 補習班的教學內容,雖然更針對性強,但大多數仍是以應試為導向,強調技巧與效率,適合用來補強與加深。然而,學校課程更強調完整理解與知識系統建構,並非僅為考試服務。孩子如果在學校就能理解課堂內容,再透過小學 補習加以深化,這樣的雙軌學習才是理想狀態。
此外,小學 補習通常時間有限,不可能涵蓋所有細節與延伸知識,無法完全取代正規教育。補習應該是補充,不是主要依賴的來源。當孩子在補習班表現優秀,但在學校缺乏參與、出現缺交作業或學習態度鬆散的情況時,家長應更重視背後的原因。
補習是加強工具,學校是學習根基。唯有讓孩子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,才能真正建立穩固的學習能力。家長不妨每月檢視一次孩子在校成績與補習表現,協助他們釐清學習方向,才能讓小學 補習成為正向的助力,而非錯誤的依靠。
http://sc-ko.com/about/elementary_1.html